kaiyun
您的位置:首頁>>kaiyun>>行業動態

食用油如何選擇?

2017-08-04 03:35:45
    食用油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如今,市麵上的食用油品類眾多,到底該如何選擇?傳說中的“健康脂肪”到底是什麽來頭?椰子油真是“靈丹妙藥”?麻省總醫院臨床營養學經理、注冊膳食學家、注冊營養師斯泰西·尼爾森(Stacey Nelson)給出解答。
哪些是“健康脂肪”
 
    大部分堅果,包括核桃,均富含來源於植物的對心髒健康有益的Omega-3脂肪酸。建議在沙拉、小炒中加入堅果,或者碾碎後撒在酸奶上食用。用堅果和植物食用油代替黃油等其他飽和脂肪,有助於改善膽固醇水平,並降低心髒病風險。
 
    請注意,所有類型的食用油的卡路裏含量都一樣,通常為一湯勺120千卡,可以混合食用,但要注意適度。
 
    椰子油的真相?不管是初榨、精煉還是部分氫化的椰子油,所有類型椰子油的飽和脂肪含量都非常高。美國心髒協會和其他健康組織建議減少食用椰子油。部分氫化椰子油以及椰子均含有反式脂肪,可能會引致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“壞膽固醇”)水平升高,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“好膽固醇”)水平降低,還會增加體內炎症。
 
    人們應該盡可能避免攝入反式脂肪。椰子油不含有膽固醇,但大多數植物基食用油均含有膽固醇。市麵上有很多關於椰子油營養價值的誇張宣傳,某些正麵數據表示:椰子油的飽和脂肪大多數由“中鏈甘油三酯(MCT)”組成的,與其他長鏈飽和脂肪酸相比,代謝方式較為不同。
 
    椰子油可以幫助提高“好膽固醇”水平,但也會增加“壞膽固醇”。那麽,如何達到平衡?建議多使用上述健康食用油,少量或適量選用椰子油。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椰子油是“靈丹妙藥”。
 
    對於高脂肪魚類,美國心髒協會建議人們多吃魚,尤其是富含Omega-3的高脂肪魚類,每周至少兩次,有助於促進心血管健康,並且有抗炎的作用。建議每次食用99克左右,大概等於手掌大的分量。常見高脂肪魚類包括三文魚、鯡魚、鯖魚、沙丁魚和鮭鱒魚。
 
    食用油能否重複利用
 
    隨著時間推移,食用油會分解、降解,甚至流失營養價值。
 
    食用油的佳存放位置為陰涼、避光的地方。聞起來已經腐壞、變苦的食用油一定要扔掉。
 
    把食用油存放在冰箱,可以延長“保質期”,但可能會改變油的質感。
 
    重複使用食用油:煮用過的食油容易變壞,可能含有“自由基”,已被證實會增加人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和炎症,並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。每次烹飪使用新的新鮮食油,則是安全、健康的做法。

 
    推薦哪些食用油
 
    菜籽油
 
    飽和脂肪含量低,富含對心髒有益的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;
 
    煙點較高,因此適合在旺火炒或爆炒的高溫烹飪環境下使用。(煙點:導致油脂發煙並分解的溫度)
 
    橄欖油
 
    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;
 
    煙點比菜籽油及其他菜油要低,尤其適合做小炒和紅燒小菜;
 
    特級初榨橄欖油帶有輕微的橄欖果口感,適合調拌生的或煮熟的蔬菜食用,或者用麵包、蔬菜、餅幹直接蘸著吃。
 
    花生油和麻油
 
    麻油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;
 
    由於麻油口感豐富、濃鬱,並帶有芝麻香味,少量使用即可。
 
    花生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、維生素 E 和“植物固醇”,有助於調節血清膽固醇水平。
 
    花生油煙點高,耐熱性高,更適合高溫油炸烹飪。

相關文章閱讀

煙台kaiyun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© 版權所有  備案號:魯ICP備10003434號   魯公網安備 37061302000201號  網站製作智聯數字